究天人之际 通古今之变(诗句出处和全诗赏析)

仆窃1不逊,近自托2于无能之辞,网罗天下放失3旧闻,考其行事4,综其终始,稽5其成败兴坏之纪6。上计轩辕7,下至于兹8。为十表,本纪十二,书八章,世家三十,列传七十,凡百三十篇,亦欲以究9天人之际10,通11古今之变,成一家之言。草创未就,适会此祸,惜其不成,是以就极刑12而无愠色13。

———西汉·司马迁《报任少卿书》

完全读懂名句

1.窃:私下里。2.托:凭借。3.放失:散失。4.行事:行为,指做过的事情。5.稽:考察。6.纪:规律。7.轩辕:即黄帝,传说中我国远古的君王,因居于轩辕丘,故称“轩辕”。8.兹:此,指司马迁所生活的时代。9.究:彻底推求。10.天人之际:天与人事的关系。11.通:通晓、明白。12.极刑:指腐刑、宫刑。13.愠色:愤怒的神情。

近年来,我私下不自量力,靠着拙劣的文字,收集、记载了散失于天下的旧说遗闻,考证其中的事件,推敲历史上成败、兴衰的道理。上从轩辕黄帝开始,下到当今为止。共写成表十篇、本纪十二篇、书八篇、世家三十篇、列传七十篇,共一百三十篇的文字。我的目的只是想要探究天与人事的关系,弄明白自古至今事事物物的变化规律,而成为一家之言。只是草稿尚未完成,便遇上了这场大祸。我实在痛心这部书没有完成,所以才会在受最严厉的刑罚时也毫无怨怼之色。

名句的故事

由于祖上好几辈都是在宫中担任史官的职务,再加上父亲司马谈也是汉朝的太史令,因此司马迁10岁的时候,就跟随父亲到了长安,并且研读了不少书籍。

而为了搜集史料、开阔眼界,从20岁开始,司马迁更是告别长安,开始他周游全国之举。在此期间,他曾到过浙江会稽,看了传说中大禹召集各部落首领开会的地方;也到过曲阜,亲身拜访“至圣先师”孔子当年讲学的遗址;更曾到过长沙,在汨罗江旁凭吊爱国诗人屈原;当然,他也不会错过到汉高祖故乡的机会,亲耳听取沛县父老讲述刘邦起兵的情况。

这种“行万里路,读万卷书”的“游学”方式,让司马迁不仅获得了许多以往不知道的知识,更从民间收搜了很多有用且不为人知的资料。而司马谈死后,司马迁“子承父业”回到长安做了太史令,然后继续秉持着司马家的祖训,坚定地要为历史留下最真实的印记。

只可惜就在他正准备着手写作《史记》时候,发生了“李陵事件”,让他下了监狱,受了宫刑。这突如其来的巨变,几乎令司马迁痛苦得无法自处。他是那样的矛盾,既想自杀,可却又放不下几代史官该有的任务,以及自己一直以来“究天人之际,通古今之变,成一家之言”的宏志。

在牢中的岁月里,让他想起了从前周文王被关在羑里,却写出了一部《周易》;想到了孔子被困在陈蔡,可后来也编了一部《春秋》;更想到了屈原遭到放逐后,还写成了旷世巨作《离骚》。司马迁此时终于彻底地明白,这些长留传于后世的名作,大都是古人在心情忧愤,或者是无法达成理想的时候,才写出来的。既然别人行,他为什么不行呢?

就是这种不服输、不认命的心理,终于让狱中的司马迁发愤著书,成就了中国第一部综合性的纪传体通史——《史记》,也让他千古留名,完成了自己“成一家之言”的宏愿。

历久弥新说名句

“究天人之际,通古今之变,成一家之言”,既是修史的宗旨,也是一种思想的追求。这句话自司马迁后一直流传至今,成为许多学者追求真知灼见的座右铭。而当这个句子统合起来时,还可稍微改变其中几个字,便可以有同样的效果,例如有一位学者在讨论“外交”事物之时,便使用了:“究天人之际,明‘内外’之势,通古今之变,成一家之言”的标题,是不是很一针见血且又掷地有声呢!

而若将这三个句子分开看,则可以有更多种变化方式。例如“究天人之际”因涉及“天”与“人”的关系,因此一些环保人士便将它拿来,并进一步地引申为探讨“人与自然”的关系,更讨论人应当怎样对待自然等种种问题。

而“通古今之变”,也被有些人引用作为导引,来进行社会、企业等方面的改革,因为人们普遍地相信:历史是一面镜子,只有了解过去,才能够放眼未来。而“成一家之言”的说法则更是常见了,例如报章媒体便常常报导:某某某“成一家之言”、某某某“立一家之说”;让“成一家之言”几乎成了“独树一帜”的代言词。

原创文章,作者:静水流深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caigentan.com.cn/zhihuirensheng/27018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