青山遮不住(诗句出处和全诗赏析)

《菩萨蛮·题江西造口壁》——南宋·辛弃疾

郁孤台下清江水,中间多少行人泪。西北望长安,可怜无数山。

青山遮不住,毕竟东流去。江晚正愁余,山深闻鹧鸪。

词作意译:

郁孤台下清澈的江水中间,混有多少“行人”的眼泪啊。回想当初,他们被迫背井离乡,来到这里。带泪回首望故都,离家何止千万里之遥。中间万山阻隔。

可是,那青山怎么遮得住,“行人”想要归家的望眼欲穿呢。那些山,更挡不住滔滔江水,日夜向东流去。夕阳下,我心怀无限愁绪。偏在这个时候,又听到深山里传来鹧鸪鸟的叫声。

这首词中“郁孤台”三个字,既是地名,又很巧妙地奠定了全词伤感的叙事基调,令人一望生愁,历来广受好评。

青山遮不住(诗句出处和全诗赏析)

其中第二句“中间多少行人泪”,据南宋《鹤林玉露》介绍,是讲当初的隆祐太后,被金人追赶连夜渡江逃亡的故事

建炎三年(公元1129年)八月,金人兵分两路,大举南侵。隆祐太后与南宋高宗分头躲避追击。经过两个月的逃亡后,隆裕皇太后渡江来到造口这个地方,身边随从只有不足百人。

为了避险,她只能放弃乘坐的龙舟,选择坐着农夫的肩舆逃命。母仪天下的太后,尚且沦落至此,当时老百姓的情况就更加可想而知了。

因此,这里写的“中间多少行人泪”,就不仅仅是指隆祐太后个人和身边随行人员怆惶的眼泪了。当时那“行人”的眼泪,既是指1129年前后,饱受战火熬煎的宋朝百姓的眼泪。

同时,也代表了截至公元1175年,与辛弃疾同时代,一切盼望洗雪国耻,盼望国家统一的人民,四十余年来留下的悲愤、屈辱的眼泪。

这些眼泪之多,已经汇聚成了赣江的江水。在这里,赣江本来不是向东流的,但是为了达到艺术效果,还是写成了向东流。

青山遮不住(诗句出处和全诗赏析)

大约是出于两个考虑:一是自李后主后,“一江春水向东流”自带了说愁的喻意。二是日出东方,东方代表正朔。杜甫有诗云:“浩浩终不息,乃知东极临。众流归海意,万国奉君心。”

所以,辛弃疾一定要赣江的江水东流,不只是为了押韵,主要还是为了表达这些眼泪,滔滔滚滚不尽,绕过青山的遮挡,重返汴梁故都的决心。

词中的“西北望长安”,其实望的并非长安。长安在宋代以前,曾是多个朝代的都城,所以这里的长安指的是故都,也就是代指北宋都城汴京。

与辛弃疾同时代的南宋爱国诗人陆游,偏爱写“遗民泪尽胡尘里,南望王师又一年”,写的是沦陷区的人民盼望国家统一,辛弃疾则写南宋人民渴望重返北面的故都,也是同样的意思。

前面都是在写远处,回忆过去,放眼江山。最后辛弃疾笔峰一宕,写回了现实。以当时南宋的整体情况,想要收复失土谈何容易啊!

青山遮不住(诗句出处和全诗赏析)

暮色之下,面对浩荡的江水,他把赣江想象成了长江。他内心只恨不能即刻渡江,与金人一决生死!然而此时,他的耳边却响起了鹧鸪鸟的叫声:行不得也,哥哥!

原创文章,作者:静水流深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caigentan.com.cn/zhihuirensheng/33946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