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边树若荠(原文 及赏析)

秋登兰山寄张五

(唐)孟浩然

北山白云里,隐者自怡悦。

相望试登高,心随雁飞灭。

愁因薄暮起,兴是清秋发。

时见归村人,沙行渡头歇。

天边树若荠,江畔洲如月。

何当载酒来,共醉重阳节。

这首《秋登兰山寄张五》收录在《唐诗三百首》里,是孟浩然在故乡襄阳写的。

关于张五是谁,有多种说法。其中之一是,张五名子容,隐居于襄阳岘山南约两里的白鹤山。

孟浩然园庐在岘山附近,因此登上岘山对面的兰山遥望张五,并写诗寄意。

诗中说:“北山白云里,隐者自怡悦”,遥遥望去,北山白云缭绕、如同仙境,我这位朋友就隐居在白云深处,怡然自乐。

南朝诗人陶弘景曾经有诗:“山中何所有?岭上多白云。只可自怡悦,不堪持赠君”,孟浩然的这第一句,就是从这首诗脱胎而来的。

“相望试登高,心随雁飞灭”,诗人因为思念好友,所以登高远眺,但距离遥远、云遮雾罩,并不能看到好友的身影,一行秋雁缓缓飞过,只好目送它们在云雾间时隐时现。

“愁因薄暮起,兴是清秋发”,暮色渐起,一天又将结束,如同清秋的到来,意味着一年将要走到尽头,这不由得让人心生无限愁绪和感慨。

随后,诗人转而描写登上高处所见的景致:“时见归村人,沙行渡头歇。天边树若荠,江畔洲如月”。

三三两两的农人,正结束一天的劳作,缓缓走过沙滩,在渡口稍作休息,然后踏上归家的路。

在更远的天边,高大的树木也显得低矮细小,就像荠菜一样;江边的沙洲,在黄昏的光影中如同一道月牙。

这一切景致平淡自然、静谧安宁,营造出清秋薄暮的优美意境,也让诗人不由发出这样的感慨:“何当载酒来,共醉重阳节”,不如你带着酒来我这里,我们开怀畅饮、共醉重阳如何啊?

整首诗情随景生、以景烘情、情景交融、浑然一体,将对友人的真挚思念表现得淋漓尽致。

其中最为历代诗家称道的,当属“时见归村人,沙行渡头歇。天边树若荠,江畔洲如月”四句,语言素朴洗练,但意境优美深远,彰显了孟浩然在山水田园诗方面的极高造诣。

在中国山水画中,“云山图”是一个经久不衰的创作题材。一般人们认为,这一题材始于北宋书画家米芾、米友仁父子创作的“米氏云山”,又在后世历代文人那里得到了很好的继承和发展。

原创文章,作者:静水流深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caigentan.com.cn/zhihuirensheng/30753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