蓦然回首(诗句出处和全诗赏析)

《青玉案·元夕》辛弃疾

东风夜放花千树,更吹落,星如雨。宝马雕车香满路。凤箫声动,玉壶光转,一夜鱼龙舞。

蛾儿雪柳黄金缕,笑语盈盈暗香去。众里寻他千百度,蓦然回首,那人却在,灯火阑珊处。

这首词想必大家都很熟悉。如果我们把它当做一首爱情词来解读,也是很符合爱情中男女那种寻寻觅觅的,那种”所谓伊人,在水一方”。但是国学大师王国维在他的《人间词话》中,却把这”众里寻他千百度,蓦然回首,那人却在,灯火阑珊处”比拟成古今成大事业,大学问者的第三种境界,这就是人生的境界,而不是爱情的境界了。那我们今天就来剖析一下,这首词到底是写爱情、还是写人生的词呢?词中的”那人”到底是谁呢?

随着火药的发明,宋代的烟花技术得到巨大的发展。元宵之夜,一簇簇烟花飞向天空,就像吹落如雨的星辰。烟花绽放之后,有如星雨一样散落下来,而人们只身在这闪亮星火的笼罩下,情绪也会无比亢奋,沉浸在火树银花的节日狂欢里。达官显贵们携带家眷出行,宝马雕车里,脂粉的香气拂面而来。这里有视觉的绚烂,也有嗅觉的香艳。在这个狂欢的夜晚里,在这个欢乐的气氛中,无论音乐、月光、花灯、宝马雕车、甚至脂粉的香气,都是在一种欢乐状态里。词人调动了触觉、味觉、嗅觉、听觉、视觉等所有感觉,描绘出元宵节绚丽多彩的热闹场景。

在上片营造了元夕喧闹的氛围后,下片直奔主题——写人。词人眼中所见的是:满大街的女子都是盛装出行,她们欢天喜地的从词人身边走过,所过之处,阵阵香气飘过,但是词人却不为所动。鲜亮的女子和各种感官的诱惑一样,都是在为”众里寻他千百度。蓦然回首,那人却在,灯火阑珊处”做衬托。词人在人流中,在无数美丽的女子中寻找着。他知道自己要找的是什么人,所以他”众里寻他千百度”,词人找到没有呢?找到了,在灯火萧疏处、在良夜将尽时,词人经过漫长的寻找,终于寻到了”那人”,这是整首词最精彩的地方,还衍生出了一个成语——灯火阑珊。

说是爱情词,”那人”当然可以是一位妙龄少女,但也可以是词人的自喻,是他伟大灵魂的自喻。

辛弃疾从小就有坚定的报国之志,青年时便擎起抗金大旗,后南渡回归宋朝。他要”了却君王天下事”;他要”赢得生前身后名”,他曾上书《美芹十论》与《九议》;为收复失地,更是苦练飞虎军。但他却屡遭冷落、打压、排挤、罢官,而他也从未放弃报国的理想,从未放弃对人生价值的永恒追求,甚至在临终之际,还大呼”杀贼”!”杀贼”!

现实是悲哀的,现实是无奈的。然而在现实的悲哀与无奈里,那个有着坚定精神的自我反倒突显出来,这不就是灯火阑珊处的那个人、那个”我”吗?

原创文章,作者:静水流深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caigentan.com.cn/zhihuirensheng/27423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