楚人养狙(原文 翻译及赏析)

  《楚人养狙》是明朝刘基所写的一篇文章,出自《诚意伯文集》卷二·《郁离子》卷上,主要讲述养猴子的人残酷剥削猴子,猴子觉醒后群起反抗的故事,揭示了靠权术奴役百姓而不讲法度的人迟早要遭到反抗并绝迹。

  原文

  楚有养狙以为生者,楚人谓之狙公。旦日(1),必部分众狙于庭(2),使老狙率以之山中(3),求草木之实(4),赋什一以自奉(5)。或不给,则加鞭棰焉(6)。群狙皆畏苦之,弗敢违也(7)。

  一日,有小狙谓众狙曰: “山之果,公所树与(3)?”曰: “否也,天生也。” 曰: “非公不得而取与(9)?”曰: “否也,皆得而取也。”曰: “然则吾何假于彼而为之役乎(10)?”言未既(11),众狙皆寤(12)。

  其夕,相与俟狙公之寝(13),破栅毁柙(14),取其积(15),相携而入于林中,不复归。狙公卒馁而死(16) 。

  郁离子曰(17):世有以术使民而无道揆者(18),其如狙公乎?惟其昏而未觉也(19),一旦有开之(20),其术穷矣。

  注释

  (1)旦日: 早晨。(2)部分: 部署、分派。(3)率: 带领。之:往。(4)实: 果实。(5)赋: 征收。什一: 十分之一。自奉: 供养自己。(6)棰(chui): 鞭打。(7)违: 不依从。(8)树: 此作动词,种植。与:同“欤”。(9)得: 能,可以。(10)假: 借,凭借。役:使唤。(11)既: 已,尽。(12)寤:同“悟”。(13)俟(si):等待。(14)柙(xia):兽槛,兽笼。(15)积:指积蓄的果实。(16)卒: 终于。馁(nei): 饥饿。(17)郁离子:作者刘基在元末隐居时所用的一个别号。(18)术: 这里指权术。使: 役使。道揆(kui): 道理、法度。(19)昏:认识不清楚。(20)有开之: 有人启发他们。

  译文

  楚国有个以养猕猴为生的人,楚国人叫他“狙公”。每天早上,他一定在庭院中分派猕猴工作,派遣老猴率领(其它猴)到山里去,摘取植物的果实,并取十分之一的果实来供养自己。如果猕猴不给狙公,狙公就(会生气地)鞭打它们。猴子们都害怕,于是不敢违背。

  有一天,有只小猴问众猴说:“山上的果子,是狙公的吗?”众猴说:“不对,(果实)是天生的。”(小猴)又问:“没有狙公的同意(我们)就不能去采吗?”众猴说:“不对,谁都能去采。”(小猴)又问:“(既然)这样那么我们为什么听从他并要被他差使呢?”话还没有说完,猴子们全醒悟了。

  那天晚上,众猴一起等到狙公睡着的时候,打破栏杆捣毁笼子,拿走他(狙公)存放的粮食,舍弃狙公,不再回来。狙公最后因为饥饿而死。

  郁离子(即刘基隐退青田山时自取的笔名)说:“世上那种凭借权术奴役人民却没有法度的人,不就像狙公吗?只因人民昏昧尚未觉醒,才能让他得逞,一旦有人开启民智,那他的权术就穷尽了。”

  鉴赏

  随着阶级的产生,反映压迫与被压迫、剥削与被剥削的作品也出现了。这方面的作品,有的出自劳动人民之口,反映得异常深刻; 有的出自进步文人之手,虽然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,但也难能可贵。刘基的《楚人养狙》就属于后者。

  《楚人养狙》为一则寓言。它通过众狙反抗狙公的故事,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对人民的残酷剥削和压迫,歌颂了人民的反抗行动,揭示了不劳而获的剥削者、压迫者的应有下场。作为寓言,《楚人养狙》包括寓言故事和教训两个部分。它的寓言故事分三个层次。第一个层次写狙公对猴子的剥削和压迫: “赋什一以自奉”,这是不劳而获,亦即剥削行为; “鞭棰”则是压迫。在这种情况下,猴子们都害怕狙公,虽以摘取果实为苦事,但不敢不依从。这是压迫的表面效果。

  第二个层次交代故事的发展:这一层逻辑十分谨严,小猴子提出的第一、二两个问题可谓前提,第三个问题属于结论。前提和结论之间,有着合理而又深刻的同一性和必然性。作者故意让小猴子提出问题,一方面寄寓着老猴子麻木不仁、因循保守,小猴子思维敏捷、无所顾忌的意思; 另一方面,又包容着对于残酷剥削和压迫,连入世不深的小猴子也认识得一清二楚的内涵。这两个方面,相反相成,互为补充。作者在这一层中,着重从揭露剥削的角度进行思辨和启迪,从而增加了故事内涵的深刻性。

  第三层叙述故事的结果: 众狙相携入山不返,狙公卒饿死。哪里有压迫,哪里就有反抗。作品的第一层交代的“弗敢违也”,实际上并不是压迫和剥削的必然后果,而是暂时现象。被剥削、被压迫者一旦觉醒,就必然会产生象第三层所叙述的反抗的行动。

  猴子反抗的故事讲完以后,作者随即揭示了“教训”: 靠权术奴役百姓而不讲道理的统治者,是迟早要遭到反抗而灭亡的。

  应该说,《楚人养狙》这则寓言的“教训”是深刻的,它不是一般的哲学道理和道德观念,而是带有锋芒的政治主张。作为元王朝残酷统治的目击者,刘基的这则寓言,带有极大的针对性。这则寓言实际上变成了元王朝覆灭的预言。

  就形式而言,《楚人养狙》中的寓言故事有三个特点。其一是通俗生动,新鲜活泼。大家知道,寓言实际上是一种比喻,而寓言故事则是比喻中的喻体。因为蛮横无理地奴役百姓,势必激起反抗的道理比较抽象,直接陈说又很可能遭到封建统治者的镇压,所以作者引譬设喻,用拟人化修辞手法,虚构了猴子造反的故事,给抽象的道理描绘了一幅形象的图画。其二是故事简短紧凑,纯用作者的叙述和议论,不作细致的描绘,也没有直接的抒情。俄国寓言作家陀罗雪维支曾经说: “寓言是穿着外衣的真理。”真理犹如人体,作为外衣的故事必须合身。又因它旨在解剖和评判生活,所以并不需要对形象作细致描绘。《楚人养狙》的寓言故事,通篇没有一句废话,全都扣紧了“教训”。象狙公如何鞭扑猴子,猴子觉醒后如何合谋等细节、故事,一概语焉不详,因为省略这些描写,已经足以把晓喻的教训交代得一清二楚。其三是作品紧紧抓住生活的特征,把它放大观察,进行艺术的夸张。生活中存在着有压迫就有反抗的真理,作品就设计了一群受压迫的猴子,这些猴子有组织,会说话,能思考,甚至还会出谋划策,采取巧妙的报复行动,这是拟人的写法,艺术的夸张。但这样夸张又完全符合现实人生的情理。

  从“身体” (寓言故事)和“灵魂” (教训)的关系上看,《楚人养狙》的寓言故事是形象、简练和典型的。但是,任何个别的故事都不能概括一般的真理;所有典型形象又必定具有普遍的价值。这种相反相成的情况,使《楚人养狙》的寓言故事和其他作品一样,可以离开“教训”而独立存在。象小狙提问、启发群猴那一节,实际上已经涉及到了封建社会中某些本质现象。但“教训”却并非彻底否定剥削。这就使后代读者能够从这则寓言故事中体会到比“教训”更为深刻的道理,从而使它可以脱离教训而独立存在。

  应该说,《楚人养狙》的倾向是进步的,难能可贵的。但是,在寓言故事中,它虽然揭露了剥削的不合理性,却仅限于不得独占公有之物的境界,未能升华到不得侵吞别人劳动成果的高度。“教训”部分,则退而提出了“以术使民而无道揆”的说法,似平只要能实施仁政,讲究道理,那么,剥削就是合理的,可以允许的。这些,都反映了刘基的阶级局限和历史局限。

原创文章,作者:静水流深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caigentan.com.cn/zhihuirensheng/25755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