谁教岁岁红莲夜(诗句出处和全诗赏析)

这世上,总有一些风景,看或不看,一直在四季里轮回;总有一些旧事,想或不想,一直在回忆里徘徊;总有一些人,念与不念,一直在心口栖居。

800多年前的一个元宵夜,姜夔梦到恋人,写下一首《鹧鸪天》,“谁教岁岁红莲夜,两处沉吟各自知”,最深的痛,藏在每个想你的夜里。

《鹧鸪天·元夕有所梦》

肥水东流无尽期,当初不合种相思。

梦中未比丹青见,暗里忽惊山鸟啼。

春未绿,鬓先丝。人间别久不成悲。

谁教岁岁红莲夜,两处沉吟各自知。

谁教岁岁红莲夜(诗句出处和全诗赏析)

都说“至情之人,才有至情之文”,晏几道如是,纳兰容若如是,姜夔亦如是。

姜夔年轻时曾在合肥与一女子相恋,此女善弹琵琶,与精通音律的他极为契合。

可惜的是,后来他为了生计,不得不漂泊天涯,辗转江湖,这段情缘就这样不了了之。

但这种相爱却无法相守的遗憾伴随了他大半辈子,在他留下的八十多首作品中,有20多首词都是表达对合肥情人的怀念,例如“夜长争得薄情知?春初早被相思染”“人间离别易多时。见梅枝,忽相思”“相思血,都沁绿筠枝”等等,用情至深由此可见。

这首《鹧鸪天·元夕有所梦》写于1197年,彼时的他42岁,距离两人初次相遇已将近20年。

可是他对女子的思念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,世事的变换而减少,反而更加深切,所以便有了这首缠绵悱恻,刻骨镂心的爱情词。

词的上半阕开头以“肥水”起兴。

“肥水”发源于合肥紫蓬山,也许两人曾在肥水河岸相遇或是定情,亦或者词人只是借此点明他思念的对象就在那肥水之岸。

不管是哪种情况,都说明这个地点并不是作者随意拈来,而是有其特殊意义。

同时流水东流,既象征着时间的流逝,也烘托了词人对恋人无穷无尽的相思情意。

而紧接着一句“当初不合种相思”,又进一步加深了词人的这种情感。

这里最耐人寻味的当属“种相思”三字,自然界有一种植物叫“相思树”,树上结的果子又称“相思子”,也就是红豆,所谓“玲珑骰子安红豆,入骨相思知不知”

只是一个“种”字,便可以看出词人的思念,遗憾该有多刻骨镂心,正如李白在《秋风词》中所言“早知如此绊人心,何如当初莫相识”

然而即便这种思念之情令他痛彻心扉,他依然无法放下,所以才有了这场梦,这首词。

“梦中未比丹青见”,试想一下当时的场景,词人每日对着恋人的画像以慰相思之苦,可是他总觉画像不够鲜活,只能寄托于梦境。

可及至梦中相见,才发现伊人的相貌还不如画像来得清晰,词人心中该有多悲痛。

“暗里忽惊山鸟啼”,更何况这样恍恍惚惚的梦境又被鸟儿的鸣叫惊醒。

梦中的遗憾有多深,梦醒后的惆怅便有多深,也正照应了前两句的“当初不合种相思”。

词的上半阕从“肥水”写到“梦中”,过去与如今,现实与梦境相互交织,将词人的思念之情刻画得入木三分。

再来看下半阕,换头两句“春未绿,鬓先丝”,前一句点明了时令,与标题“元夕”相呼应,后一句则是词人的自我写照。

前面我们说过词人已经40多岁了,羁旅天涯,再加上相思成疾,所以才会两鬓斑白。

“人间别久不成悲”,这一句表现了词人最深最痛的情感。

“黯然销魂者,唯别而已矣”,对于深情的词人来说,离别越久,痛苦越深,然而此时的他却仿佛已经感受不到那种痛苦了,他似乎已经麻木了。

可即便如此,每当元夕月圆之夜,他依然会想起远方的恋人,“谁教岁岁红莲夜,两处沉吟各自知”

“红莲”不是指莲花,而是代指灯,周邦彦有词云“露浥红莲,灯市花相射”,“红莲夜”就是元宵夜。

那时的元宵不仅是团圆夜,也是男女相会的良辰美日。

如此良辰佳节,词人和爱人却只能两处相思,其中怨恨,遗憾,非过来人难以体会。

纸短情长,诉不尽离愁别恨;山高水长,走不出一个人的江湖。

看尽繁华,流年成殇,把光阴剪成烟花,把相思写作流年。

情深不寿,浮生若梦,苍老了誓言,蹉跎了年华。

“人间别久不成悲”,如果你也有难以忘怀的人,就读读姜夔这首词。

原创文章,作者:静水流深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caigentan.com.cn/zhihuirensheng/24402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