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山半落青天外(诗句出处和全诗赏析)

品读唐诗《登金陵凤凰台》李白

凤凰台上凤凰游,凤去台空江自流。

吴宫花草埋幽径,晋代衣冠成古丘。

三山半落青天外,二水中分白鹭洲。

总为浮云能蔽日,长安不见使人愁。

诗人于天宝三年,因遭谗言陷害而离开长安,漫游到金陵,登临金陵台,有感而发,遂借景抒情,以古喻今,感叹大自然之永恒,表达对现实的深深忧虑。

"凤凰台上凤凰游,凤去台空江自流。"人登此台,不由自主地想起了此中的美丽传说,可惜胜景不常,如今只余空台,而且台前的流水一如既往地流淌着。

"吴宫花草埋幽径,晋代衣冠成古丘。"吴宫,指三国时吴国建都金陵;晋代,指东晋,东晋以金陵为都城;衣冠,指世家大族;古丘,指古墓。历史上的几多繁华,如今没有留下太多的痕迹。只有这"幽径"、"古丘"在时时引发人们的怀古之情,使人想到这片凄凉的场景上面曾经上演过几多风云变幻。

"三山半落青天外,二水中分白鹭洲。"此联描写眼前所见之景,用词精妙,富有动感。"落"字,极言三山在云雾中若隐若现,好像是空中坠落一般;"分"字,意即洲处水中央,水被迫绕行而过,恰似从中被剖为二半。这样便非常简洁、生动地写出了山、天、水、洲的位置关系,如此写景也是为了与上句咏史相比较,给人一种"人生易老天难老"的感觉。

"总为浮云能蔽日,长安不见使人愁。"此句用象征手法,喻意极深:"浮云",喻奸邪小人,"浮"字形象地刻画岀了其逢迎拍马,欺上瞒下,反复无常的丑陋情态;"日",象征着皇帝;"蔽日",指奸佞当道,皇帝被蒙蔽。"长安不见",暗喻被皇帝冷落,无法接近。诗人被谗陷而离开长安,此时情由景发,意自心生,不得已,用此隐晦的语言抒发了心中的忧虑愤懑之情。

原创文章,作者:静水流深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caigentan.com.cn/zhihuirensheng/24179.html